新疆某5A景区400立方玻璃钢化粪池污水处理案例
新疆某 5例案理处水污A 景区 400 立方玻璃钢化粪池污水处理案例
新疆某 5A 景区以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,年接待游客超。录实例案细详的目项该百万人次。随着游客量增长,原有污水处理设施不堪重负,2022 年引入 400 立方玻璃钢化粪池后,污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。以下是该项目的详细案例实录。
项目背景与污水特点
该景区核心游览区日均接待游客 500。大动波流客随0-8000 人,旺季单日峰值达 1.2 万人。餐饮、卫生间产生的污水含大量有机物、油污,排放量随客流波动大。
此前采用的小型污水。施设理处级升需处理设备,旺季时常出现污水外溢,不仅污染景区环境,还收到多起游客投诉。景区作为 5A 景区,环保考核严格,亟需升级处理设施。
经测算,400 立方容量可满足 7 天的污水缓冲处理需求,既能应对旺季高峰,又能适应淡季低负荷运行,成为最优选择。
选型原因:为何选择玻璃钢化粪池
首先,环保性能契合景区定位。玻璃钢化粪池密封性能极佳,无渗漏风险,避免污染景区土壤和地下水,符合 5A 景区生态保护要求。
其次,适应景区复杂环境。新疆景区昼夜温差大,玻璃钢材质抗冻抗晒,-30℃至 40℃环境下性能稳定,不会像混凝土设备那样因温差开裂。
最后,安装便捷不影响运营。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,分片运输至景区后现场拼接,施工周期仅 5 天,避开了旅游旺季,未对游客体验造成影响。
安装与景观融合设计
安装位置选在景区后勤区,距离核心游览区 800 米,既隐蔽又便于维护。基坑开挖时采用钢板支护,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。
池体顶部覆盖 30 厘米厚种植土,铺设草坪并种植当地耐旱灌木,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,从外观完全看不出污水处理设施的存在。
管道铺设采用地埋式,避开游览步道和观景台,接口处加装防堵塞滤网,防止游客丢弃的杂物进入池体。
运行效果:旺季与淡季的双重考验
旅游旺季(6-10 月)表现稳定。单日处理污水 80-100 立方,经检测 COD 去除率达 82%,BOD 去除率达 78%,出水清澈无异味,符合《风景名胜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。
冬季淡季(11-5 月)运行高效。低温环境下无需额外保温,设备仍能正常工作,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景区绿化灌溉,每月节约用水 3000 余吨。
三年运行无故障记录。设备抗冲击负荷能力强,即使节假日客流骤增,也未出现溢池或处理效率下降的情况。
环保效益与景区价值
彻底解决了污水污染问题。景区周边土壤和地表水检测显示,各项指标较改造前提升 60%,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扩大至周边区域。
助力景区通过环保复核。作为 5A 景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,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使景区连续两年获得 “生态旅游示范单位” 称号。
降低长期运营成本。相比传统设备,玻璃钢化粪池三年维护费用仅 1.2 万元,且无需频繁更换部件,节省了景区人力和资金投入。
景区管理方反馈
景区环保负责人说:“以前旺季每天都要盯着污水处理站,现在一个月检查一次就行,省出的时间能多做些生态监测。”
游客服务中心主任表示:“改造后再没接到过关于污水异味的投诉,很多游客说景区‘连角落都干净’,满意度调查得分提高了 15 分。”
运维人员提到:“设备操作简单,我们景区电工就能维护,遇到小问题厂家远程指导就能解决,不耽误游客游览。”
该 5A 景区的案例证明,400 立方玻璃钢化粪池能完美适配新疆景区的污水处理需求。其环保性、稳定性和景观融合性,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,还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,值得同类景区参考借鉴。随着旅游产业发展,这类环保设施将成为景区升级的重要选择。